手机版 来踪去迹网
诗题往往是诗中关键词,书中将逐一详加考释。
‘妇孕不育,失其道也。这与《周易》的韵系,在时代上相去太远。
历代的易学传注正是沿着这条思路,给《易经》古歌笼罩上重重迷雾的。古人称前者为象或象辞,称后者为占或占辞。但这无法狗尾续貂,只能一仍其旧。这是一首誓师御敌之歌,与《诗经·无衣》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张岱年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于北京大学 [①] 易学所谓象指卦象、爻象,即卦爻符号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、现象,合称易象。
参见本书修订再版后记。易诗是一块诱人的处女地,我相信对它的开垦必将兴起一门易诗学。今《雨无正》之名,据《序》所言,与诗绝异,当阙其所疑。
或引史事诠释卦义,或以易象文饰术数。这里分别标明《诗经》时代的韵部、现代汉语拼音:虩(铎部,xì)、哑(铎部,yǎ)、鬯(阳部,chàng)。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岁不兴。占辞原非本书目的所在,但书中却加以仔细考释,这是因为:要挖掘出古歌,必须剥除占辞。
七八七六七六,即《未济》。铎、阳两部属于阴入对转,鬯与虩、哑在《易经》时代应该是谐韵的。
张岱年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于北京大学 [①] 易学所谓象指卦象、爻象,即卦爻符号所象征的事物的形象、现象,合称易象。《否》九五:休否,大人吉。不仅如此,还可找出卦辞与爻辞、爻辞与爻辞之间的韵律。既济卦中的歌辞是:东邻杀牛,不如西邻之禴,实受其福。
况且要尽量与各爻占辞语义一致,那就更难作全篇的引用和均平的安排了。兹举数例(已经删除占辞): 坤:履霜,坚冰。例如新石器时代晚期淞泽文物上就有三五三三六四、六二三五三一两组数字,酷似每卦六爻。由此看来,《易经》史诗时代是在商末。
这颇有饮水不忘掘井人的意味。这显然是《易传》作者的哲学观念,《易经》本身的目的不是哲学本体论,而是占筮学,意在说明吉凶休咎。
诗中韵字都属古韵歌部。文字系统又分两类:一是系辞焉,当指象辞。
又《春秋左传正义·襄公十五年》孔颖达疏:断章为义,与《诗》说不同也。九五:坎不盈,只既平。而《易》的编着宗旨乃是占筮,诗本身不是它的目的,只是手段之一。孔颖达《周易正义》称:但圣人名卦,体例不同:或则以物象而为卦名者,若否、泰、剥、颐、鼎之属是也。例如《咸》卦: 初六:咸其拇。所谓系辞,就是把辞系于符号之下。
即使那种骈散兼行的韵文,其用韵也是有章法的。其实,爻是繇的假借字,《左传》《国语》均称爻辞为繇。
又如襄公二十五年:遇《困》之《大过》,……其繇曰:‘困于石,据于蒺藜。筮辞用笔着之竹帛,在技术上相对简易,文字繁富一些,也不成问题,故不惜笔墨,务求详明。
‘利用御寇,顺相保也。而《周易》所引用的文献当然更早,不会晚于西周初年。
《归妹》九四:归妹愆期,迟归有时。(屯上六) 复自道,何其咎?(小畜初九) 其亡其亡,系于苞桑。结果,古歌在《周易》经文里已经面目全非,难以求索,甚至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。这也反映了生产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决定关系,不难理解。
至少可以肯定,用以标志引语的引号是近代的舶来品。按欧阳公的说法,至少《巷伯》《常武》是述诗之意的。
例如《涣》: 九二:涣奔其机。因此,除卦爻符号和爻题之外,本书实际上对整部《周易》都作了考释[18],而不限于古歌。
千百年来,易学的最大成就在于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:《易经》是一部占筮之书,《易传》是一部哲理之作。相同的如贞、勿、吉、宜、有、有疾、有它[⑤](亦有对举的无它)等。
又《昭公八年》疏:然则引《诗》断章取义,得异于本。(贲六四) 枯杨生稊,老夫得其女妻。[⑧](3)《说文》:爻,交也,象《易》六爻头交形。(渐六二) 鸿渐于陆,夫征不复,妇孕不育。
这些原来也是诗题,加字的目的在于对两首诗加以分辨。但是正如《易经》只关心吉凶占断一样,《易传》只关心哲理发挥,它们都无意于古歌传述。
《无妄》摘自无妄之灾,也非首句。按理,研究《易经》古歌的用韵,不能以《诗经》的语音系统为标准,因为两者在时代上毕竟有较大差距。
——修订本注 [⑩] 以上所言《系辞传》中所谓系辞之辞的三种意义,其实一以贯之,而表现出语义演变的系列:最初仅指引文,尤指所引古歌、亦即象辞。——修订本注 [14] 后世占筮之书可分两类:一类是征引诗歌,另一类则是自撰诗歌或者韵文。
Copyright (c) 2018-现在 XML地图html地图 All Rights Reserved. 《井》歌颂天子下令为民掘井成功:王明,并受其福。SMS接码-实卡接码平台 企业网站源码 pbootcms教程 八戒站长 空间域名 海纳吧 三合一建站 多城市分站1